民族與語言與傳播學系110級畢業製作《拾碎》
因疫情的關係,110級的語傳系學生取消了實體的畢業展覽,但是每一位學生的作品與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展覽名稱的命名理念來自於畢展級數來到了110級,所以想取跟10相關的名稱,也因為這次大家的作品主題大多都與花東在地的人事物有連結,希望透過此次的畢業展覽,不僅是讓創作者自己,也想讓觀展的各位能反思與我們相關的這片土地所發生的事不只是在過去上演。讓我們一起拾起記憶的碎片吧!
-導師引言與祝福-
.指導老師: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孫嘉穗教授
多元綻放的媒體花園
匯聚師生一年多的努力與創意生發,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110級畢業製作以多元的媒介形式,涵容豐富的議題與美學,展現同學於語傳系四年所學,大學的學習於此告一段落,也由此開展新的生命旅程。
本屆畢業製作試圖透過不同的媒介形式,呈顯媒體表現的多種可能,包含新聞、繪本、電子書、廣播、攝影、歌謠、光影劇、紀錄片、微電影等多元形式,展現創意的奔放與紀實的觀察。
如同多元綻放的媒體花園,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的製作包含許多由學生的生命出發,尋找族群之中的家、自我追尋、追索多種形式的愛、兒童繪本與廣播的性別關切、為耆老與部落留下族語及歌謠、探問族群信仰與宗教的衝突與發生在東海岸的「燒族服」事件、記錄部落形式構築家屋與青年回家的想法,以及探索遠洋漁工與家人的情感交流。同學更創作了歌謠,錄製與以族語唱出對原住民山林與土地的關切,也有以光影劇呈顯南勢阿美的神話傳說。而新聞製作用心記錄由藝術視角看見環保,以及由籃球開始的偏鄉教育。攝影作品含括以感情為主軸並由亞當夏娃的故事衍生之創意發想及充滿藝術美感的攝影書、探詢阿里山鄒族特富野部落的文化,以及透過相機探問生命樣態的作品。
110級畢業製作的豐富內涵展現了多元文化激盪下的創意與美感呈現,為部落留下印記的同時,也為年輕生命留下追尋與反思的軌跡。從兒童繪本到部落耆老,這些為多元閱聽眾嘗試的媒介類型,乘載著製作同學的濃烈情感與將專業落實的努力,在110級畢業的同時呈現給大家,也展現語傳系培育同學的成果。作為畢製指導老師,不時熬夜看同學作品的日子告一段落,送上滿滿的祝福,希望投注於畢業製作的努力與作品,會帶著同學開展新的機會,與探尋新的生命路徑,畢業快樂!
.指導老師: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楊鈞凱助理教授
從2020到2021年的時間裡,感謝每一位同學在COVID-19疫情戲劇性的變化之下,你們仍辛苦地完成了畢業製作的作品。雖然有些沒有按照進度、雖然有些覺得應該可以更好、雖然最後沒有了畢展、沒有畢業典禮、沒有謝師宴、甚至沒能好好地跟大家說再見。
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時間和節奏,時間到了自然會找到生命的出路,無論如何,相信這個忙了一年畢製,會是檢視你們大學四年所積累的點滴,更是邁向人生下一階段的里程碑。
祝福你們,帶著階段性的成果,帶著東華原民院給予你的養分,驕傲地走向人生的下一個篇章!
-作品觀看-
『森林總動員-動物們的一天』
創作者:林恩如/林昕穎/余嘉文/高梓芸
https://issuu.com/animalsoneday
『漁父』
創作者:歐峻名/歐亮芸
『從藝術視角 看見環保』
創作者:林沛璇/林宇盈
『我們不是亞當夏娃』
創作者:江曼寧
https://issuu.com/manningchiang/docs/_________________
『Alang mu』
創作者:許芊昕/徐婕芸/黃仕柔/陸玟馨/邱夢凡/張玉琦
https://issuu.com/ndhu-410692021/docs/02._new_
『恆跡』
創作者:陳家馨/趙偉廷
https://issuu.com/hoyungsova/docs/final_h_oyungsova
『麒麟部落阿美族歌謠原音重現』
創作者:璽祐.哈嚕咪/蔡欣予
『因為喜歡、』
創作者:楊月婷
https://issuu.com/sana0605/docs/__________juju___
『執念』
創作者:林雅億/章騰允/溫佳恩/李俐/戴明柔/丸山聖華
『傳說中的巨人Alikakay』
創作者:黃博恩
『偏鄉教育從籃球開始』
創作者:陳永哲/葉芝勛/曹恩華
https://issuu.com/wenlaneducation/docs/_box1.docx/s/12385990
『搭Loma‘』
創作者:陳世偉/林怡廷